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

多家企业遭处罚,化工园区“绿色”管控再升级

 

日前,生态环境部官方消息透露,7名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第二轮下沉的第二轮已经结束。作为此次检查的重点,浙江省被立案处罚327家企业,罚款近4000万元,成为环保检查工作中问题最为突出的省份。

此后,浙江省多部门联合印发《浙江省加快长江经济带化工行业污染防治和绿色发展工作方案》,提出优化产业布局。化工产业,促进化工园区绿色发展。

除浙江外,山东、江苏、河南、安徽等十余个省市近日发布了化工企业整改相关文件,涉及化工园区认定、规划、环保等多个方面。保护。业内人士指出,随着我国环保安全管理要求日趋严格,各省化工园区绿色管控力度将再次“升级”。

各省加强化工园区绿色管理

目前,园区已成为石化产业发展的中流砥柱作为载体,聚集、融合、协同、绿色化的发展优势对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。早在2015年,工信部就印发了《关于推进化工园区标准化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要求科学规划、合理布局,提高园区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。

此后,各省加快化工园区的认定和规范化管理,将绿色园区、智慧园区作为发展方向。

在这份文件中,浙江省提出化工园区(化工集聚区)应从产业技术水平、资源能源利用效率、污染物排放、经济效益等方面设置园区准入指标,并优先选择产业关联度高、技术先进、绿色安全的项目,推动形成强大的产业链补链。加快保护区化工园区循环改造,全面提升园区绿色发展水平。

此外,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、山东省发改委、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等10个部门也联合印发了《山东省化工园区管理办法》 (试行)》对化工园区规划建设、项目准入、信息化建设、安全生产、环境保护、管理监督等作出明确规定。

山东省作为全国最大的化工大省,目前已确定85个化工园区。山东省表示,此次出台化工园区管理办法,是为了优化化工产业布局,规范园区管理,促进产业转型升级,实现高质量发展。绿色循环发展。该办法已于10月12日实施。此外,为保证上述管理措施的落实,山东省还制定了化工园区的详细考核标准,包括6大项、36小项。

园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

受各种利好政策推动,近年来多年来,我国涌现出一批专业化管理水平较高的园区,为促进石化化工行业安全生产、节能减排、循环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10月15日,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(以下简称“园区委员会”)发布了2020年度化工园区30强名单,上海化工经济和技术开发区和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排名第一。园区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,前30名化工园区去年实现石化总销售收入2.75万亿元,利润总额1737亿元,分别占全国石化行业销售收入的22.4%和26%。 .

虽然化工园区发展迅速,但在很多专家看来,目前不同园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,部分园区布局规划不合理、管理不规范、配套设施不完善。比较突出。

“目前,全国省级以上化工园区数量已达676个,但管理规范、配套设施齐全、安全环保措施到位的园区数量仍然较少.”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会长李寿生说。

石油和化工规划院工程规划处处长李强也指出,产值50-1000亿元的大型化工园区占比不到10% ,产值不到100亿元的小型园区也不少。高达405。“产业链协同、土地集约利用、资源循环和能源互供、集中管理、公共工程共享,都需要进一步协调。”

“国内大部分化工园区做得不好,主要是在规划方面。”巴斯夫大中华区前高级经理雷平梅告诉记者,“很多地方政府干脆把一堆化工企业聚集在一起,这些企业并没有实现产业协同。这样的化工园区活力不会长久,而企业搬迁也会造成二次资源浪费。”

建设经济循环化工园区

< img src="http://p0.qhimgs4.com/t0101047212242dcc48.jpg"> /p>

多位专家就如何优化化工园区管理、促进高质量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公园的。

“政府首先要对辖区内的化工企业进行梳理,做好上下游产业链的衔接,着眼于可持续发展。”雷平梅说,“上海化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内规模最大、管理最完善的化工园区。这是因为它定位明确,在规划之初就立志做大产业链,从上游炼化到下游化工产品,以上海石化为龙头,引进巴斯夫、杜邦、拜耳等跨国公司,公司上游石化产品为下游原料,形成产业链协同,形成循环同时园区规划了较为完善的配套公共工程体系,水、电、汽、物流、仓储、污水治理、废气处理等统一管理,值得学习”